
上世纪90年代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高会长,那时高会长是安徽省妇联主席。我在安徽大学执教,从事高等教育。安徽大学经常举办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经常向她请教、汇报工作,或有活动开展的时候邀请她参加。高会长担任省妇联主席时,亲自聘请我担任安徽省妇女儿童专家委员会的委员,邀请我们参加过几次座谈会,听取我们对维护妇女儿童方面的建议。虽然后来高会长离开妇联,我也不再担任省妇女儿童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但是高会长对工作的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工作关系,我与高会长仍经常保持联系。因为大学没有妇联,而女知识分子联谊会虽然做的不是妇联工作,但它起码做的是女性的工作、女知识分子的工作,所以工作有交集。今天这个座谈会主要是谈她的书,当然更谈她的人。
《善思者善行》这本书,是我参加演讲学会年会时别人帮我抢到的一本。读后感觉这本书令人深思、耐人回味,真实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历 、工作经历、工作经验等。具体说,有这些感受。
第一,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朴实的语言、真实的写照。高会长通过思索、纪实、深思写下了这本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展示了高会长精彩的人生经历。会长人生历程中有30年从事妇女工作,对此她有独到的见解,极为丰富的经验,和一些超前的意识。习总书记上任后一直在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会长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工作中,会长就是靠依靠群众,善于听取群众意见,才取得了妇女事业卓越的成就。群众工作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工作,你心里没群众,群众心里就没有你,你给群众半斤,群众就你给八两。群众工作,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工作。现在强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觉得会长几十年来一直是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前段时间,习主席到兰考调研时强调要做好自我批评工作。其实,会长在妇联工作的时候就强调要做自我批评,而且还说了一句格言:批评要有资本,你批评别人做的事,首先检查你自己做到没有?我们现在强调的这个领导者的风范、风格,会长在几十年前就这么做了。如果我们现在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模范”,我觉得应该第一个把高会长推上去作为光辉典范宣传。
第二,这本书充满了哲理。虽然会长是学农的,不是学哲学的,但我作为一个学哲学的教育工作者,我都感到自愧不如,而且她把哲理非常自如地用到她的工作中去。一是《善思者善行》这本书的书名取得就具有哲理。行,是行动方面、客观方面;思,是主观方面。善思,善行,这两词本身就体现了主观与客观、思与行的关系。二是书里面的很多精华充满了哲理和唯物辩证法思想。书中讲的思与行是矛盾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做事方与圆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困难与成功的关系、穷与富的关系、好与坏的关系,做官与做人的关系、心动与行动的关系、岗位与职位的关系,等等,充满了辩证法,可谓是一部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书。高会长这种风范,特别是在她的几十年领导工作中,之所以这么做,我觉得是因为她善于实践、善于思考。会长走向省人大副主任岗位后,是善于思善于行的,才能写出这经典的著作,才能充满哲理。
第三,高会长是事业上的女强人,同时又是一个感情极为深厚的女同志。在书的最后一章,字里行间蕴含着高会长对母亲的深厚情怀。她是家庭里的孝顺女,事业上的女强人。反观自己,则感到非常惭愧。我母亲93岁了,头脑有时清楚,有时糊涂,如东西不见了、钱找不到了就骂我拿的。母亲一骂我,我就心烦。有句话说,母亲长寿是儿女的幸福。但是母亲这样的长寿是我的灾难,有时我甚至想到这个问题,心底产生一种反感、不耐烦。今天是母亲节,来看这本书,更感觉母亲是伟大的,要善待母亲,这书算是教育启发了我。因此,会长这本书留在我们心间,她做人的品格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位好大姐、一位好领导。她书中有句话:一个人能不能被人记住,不在于他当了多大的官,也不在于你做了多大事,关键在于你能不能为群众感动。如果说她在妇联担任主席,我与她接触是因为工作上的关系,那么她到省人大以后我们接触的就那么不密切了,我也没有到她那里去打过交道,但是我们搞活动始终没有忘记她。去年我们搞女知识分子联谊会20周年会的时候,没有亲自去她办公室请,一个电话邀请就来了,一点架子都没有。不管她官当多大,为人一点架子也没有。所以说,这本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她人格魅力对我们却是深深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