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一点五十才把《善思者善行》这本书看完,看完以后把原来记不得的地方又翻了一下。夜深了,睡了会。早上六点钟起床后,感觉光看不行,得写一下,怕忘了。刚才大家在讲的时候,我认真地听了、记了,现在我根据大家讲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跟大家交流下。
第一,我认为这本书确有品头。现在领导讲话是对上面讲不上去,对下面讲下不去,对80、90后更是讲不进去,不同意见的人往往还把你打回去。这本书,给人一种很朴实、很生动、直白明了的感觉,内容很有品头。如同一杯清茶,只有你慢慢去品才能发现这杯“茶”的清香,你不品就一带而过,品与不品,这感觉、这味道是不一样的。比如,领导在上面讲别人,人家回家以后讲你;你在台上讲,人家在台下讲。所以,静下心来你品一下,感受就很不一样。
第二,这本书有不少趣点(笑头)。今早翻书的时候就发现有好几处(趣点),如“夜晚有了千万条,白天还在卖豆腐”这句就很有意思。书中写扬场,尤其是写农村老人给高会长夹菜的时候还“用筷子在嘴里过滤一下”的细节非常幽默有趣。此外,书中讲到介绍对象的时候,说母亲从来不轻易地给她介绍对象,但又总是“关上门来闹革命”。从中可见高会长用字简练、朴实,但又很有趣点。
第三,这本书让人有“想头”。刚才会上有同志说想要高会长出的第一本书,估计这不是个别人的心声,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这个想法。书写得有看头、品头、笑头,还让读者有想头,着实不易。
第四,我究竟从书中读出了什么呢?看第二遍时,发现书中藏有学识、胆识、见识等三识。根据这三识,我把自己的体会理顺成一句话,即智慧而淡定,仁爱而持重、博学而谦恭。我想,把这句话用来评价高会长这本书应是可以的。读这本书学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这点我一直在想。究竟读出了什么呢?读出了“三个一”:一颗心、一份情、一生缘。一颗心,即真心。这本书写的很真切,从中你可以看到一颗炽热的心。虽说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但大家都能从中看出高会长这颗心实际上是真心、纯心。此外,书里充满童心、爱心。一份情,这份情是针对事业、家庭等方面而言的,这里不做详讲。一生缘,高会长一生中长期在女性团体里工作,做女性的工作,是缘,是追寻一种人生大德大善的缘。
此外,看这本书读懂了“三个二”。第一个“二”指两种心态,即在逆境中遇到困难不退却、做官后对普通老百姓依然保持一种平常人的心态。第二个“二”指两种境界,即在弱势群体面前、处理困难事情时都有非常崇高的境界。第三个“二”指两种精神,即执着精神,高会长在书中写到“我不说不理解的话,不抢在人前讲话,不用别人稿子去讲话。二是知行合一精神。刚才刘会长也讲了这点,我这里不再细说。
第五,我到底从书中悟出了什么?早上来的路上我就在思考这事。其实,悟出的东西很多,如果细讲的话很费时间,我就把提纲拎出来说下。一是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大家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最重要的是做人,做儿女的也好,做父母的也好,做兄弟姐妹的也好,做单位领导或工作人员的也罢,做人总是比做事更重要。二是汗水、泪水不相同。这本书中也有辛酸的泪水,有艰难的年代,高会长没有去埋怨、去诉苦。人们经常讲,人的泪水和汗水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眉毛上方流下的是汗水,眉毛下方流下的是泪水。汗水博得人的敬重,泪水博得人的同情。在汗水这方面,高会长的辛劳大家可以感受得到。三是着力解决问题,不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高会长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很多工作,如世界妇女大会在安徽的召开、亲自授课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1993年10月到2003 年10月这10年间创造并推动“巾帼文明岗”、“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等几大品牌活动的开展,这些都是“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待”的一种态度体现。四是“能者多劳”这个词语倒一下就成了“劳者多能”。从“能者多劳”到“劳者多能”的转变,足见高会长的睿智和才能。高会长的才能实际上是在“劳”的过程中逐步更好地提升的。五是领导不一定是领袖。现在一些领导帽儿高戴,看似大家很敬重您,但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去佩服您呢?这就难讲了。如果你是领袖,大家仰视你,因为是你的粉丝;如果你只是某些人的领导,下属跟你客客气气,内心里不一定敬重您,因为你不是他们的偶像。
第六,希望这些“躺着的文字”能“站”起来。这本书只有几百页纸,却传递出丰富的内容。仿佛是在吟颂一首诗,这首诗马莉同志已经激情豪迈地说出了:每个标点、字里行间都渗透出了真情;好像在欣赏一个彩色画轴,展开画轴,那些艰苦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妇代会,甚至每年年会上以及在省人大为正义奔波伸张等画面让人难忘;感觉是在唱一首歌,这首歌没有主角,也没有配角,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首歌的音符。仔细品读高会长这本囊括前五年、中间三十年、后五年的人生大书,发现她把自己高大的精神印到了纸上。我真心希望,演讲学会能让这“躺着的文字”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