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杂志刊文:
李克强的演讲艺术
崔跃松 崔璨
3月17日,全国人代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的答记者问,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李克强的干练睿智与朴实直白给记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他的演讲,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活力与朝气,一个大国总理所具有的胸怀与气度,和一位资深学者的缜密与严谨。李克强以其谈吐举止向世人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和领袖风范。
演讲是科学,是智慧,也是艺术,李克强的演讲艺术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颇可玩味。
一、 用“心”演讲
从李克强总理略带方音的谈吐可以感受到,他的演讲用的是“心”。答记者问他自始至终不看稿子,不照本宣科,整个过程胸有成竹。既能看出总理的非凡记忆力,也可以看出他一以贯之的真诚态度。语言的艺术中无论是作文、谈心,还是演讲,其目的都是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推崇的是有感而发而非无病呻吟,真诚的演讲不是打马虎眼,更不是玩文字游戏。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说话只能让人觉得空洞而无趣,亲切自然的回答则令人产生好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直白。李克强的说话方式延续了一贯实在、亲切的风格。他说的都是老百姓能听懂的话,不说套话、空话,“语速中等,大白话多。”他对每一个问题都不回避,不绕弯子。比如,香港记者问到他的经历时,“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讲述个人的经历,我想说的是,在我个人的经历中,从读书、做事、文化熏陶当中,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九个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话,是我的心得。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干净利落表达真诚做人之意。这样的话,既感动人心,又发人深省;既谦逊低调,又不失独特个性。
被问到改革时,一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让人回想起李总理知青记忆与村干经历,用人民熟悉的话语解释问题,浅显易懂而富有说服力。相信这句话也会成为经典名句广为传颂。
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关于两岸关系的问题时,他非常直白的说:“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没有解不开的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要使其花团锦簇,花好总有月圆时”。
在回答记者关于反腐的问题时,这位曾经当过知青的大国总理坦言“要把权力涂上防腐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上紧日子”。
总的来说,李克强演讲的“直白”,体现在“四变”上:把深奥的变成浅显的;把枯燥的变成生动的;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把书面的变成口语的。
平实。李总理在记者会上的答问表现平实、质朴,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位高高在上的总理,反而更像一个有亲和力的长者。
李克强的开场白为首次记者招待会定下了“务实”的基调。几句开场白,把人民摆在了心中最高位置,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把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当作建设政府的措施和手段,把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作为政府的追求目标……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实在,没有假大空,有的只是如何干、如何干好的使命和责任。
不回避问题,尤其国际国内大事,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说真话、谈实情、讲真知灼见是李克强的说话风格。谈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李克强说本届政府下决心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谈实现三项任务,李克强提出需要有三大保障;谈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李克强强调“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谈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李克强为本届政府“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这些表态和要求,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社会各界也便于监督,不仅展示了李克强个人的务实品质,尤其展示了本届政府的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我们听一个人演讲,最怕听到套话空话。那种距人千里之外的语言常常让人把握不了演讲者究竟是想表达什么。当一个演讲者的话语中没有真话、实话,没有发自内心的表述,他的演讲就不可能受到欢迎。李克强多次在主持会议时,都要求参会人员不准念稿,这也体现了他对求真务实会风的倡导。
谦逊。谦虚是一个人的品质。在李克强答记者问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为人谦逊的品格。11次提问,他用了11次“谢谢”。“我要补充对刚才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记者提问的感谢。”10时58分,李克强回答第三个问题之前,特意补上了对前一个记者的感谢,既得体又亲切。
可以说李克强的回答既给人以正面引导,又毫无教训人的口气。在外媒提问时,李克强会不时的在纸上记下问题的要点;一段发言结束后,他会礼貌性地伸出自己的左手,示意翻译;翻译时,总理还会下意识地看看译员的笔记,似乎是想看看是否准确。
第四个问题由美联社记者提出,总理作答、译员翻译后,全场都等着下一个问题。但李克强又补充说道“谢谢”。译员随即翻译“thanks”,这也成了全场记者会最短的单句译言。
用心演讲博得了记者的尊重,用心演讲俘获了听众的诚心。李克强不掉书袋,不咬文嚼字,他的话语平白、务实,贴近现实也贴近民众,实在是做到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事醒人。
二、 用智慧演讲
总理一出场就让人感觉到非常抖擞,状态十分年轻,整个答问过程,给人的感觉是,总理讲话很有条理,富含逻辑,还时不时即兴发挥,体现出他的智慧和博学。
全面。今天的中国,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把超过13亿人带入科学发展的全面小康时代,李克强作为13亿人民的“当家人”,通过首次答记者问,传达出了一位大国总理对责任的担当,表现出了一位成熟政治家全面、坚毅、睿智的力量,更展示了本届政府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的努力和追求。
此时,总理说:“今天在场的有很多来自国外的记者朋友没有机会提问,我想再讲几句。”接着,李克强就国际媒体关心的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对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说法,李克强指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谈及此处,李克强语气凝重。“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他同时表示。问题回答的全面精当,滴水不漏,无可争辩。
独到。在答记者问一类的场合,有很多问题是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正面回应的。很多时候答问者往往是用外交辞令绕开棘手问题。但是李克强直面应对,用自己独到的方式予以回答。比如,应对美国网络遭遇中国黑客的猜疑,他强调不能做有罪推定。“刚才你说的话我怎么有种‘有罪推定’的感觉啊?我想还是少一些没有根据的指责,多做一些维护网络安全的实事。”这样的回答既专业也十分尖锐,却又不失体面,更彰显回答者的智慧和力量。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不是枯燥、单一、乏味地说数据、说概念、说表面光鲜,而是说事实、说事例、说感受,体现独特。比如说到中国与美国关系时,他说:“我也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到美国访问,正值美国大选,两党人士我都有接触,他们都跟我说:你放心,无论谁当选,对华合作和一个中国的政策立场不会改变。”比如说到中国与俄罗斯关系时,他说:“我还记得去年访问俄罗斯,俄罗斯领导人同我会面的时候,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很好了,没有什么谈不拢的,大家是不是多用点精力谈谈务实合作的事。”对于敏感问题不故弄玄虚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得体回答也是一种外交智慧。
演讲需要有内容,有思想,没有思想的演讲是一副语言的空壳,是失去灵魂的装饰,才情与智慧才能让它变得丰满。
三、 用无声语言演讲
无声语言就是指态势语。演讲中只让听众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听众有看的效果。“您的双手打手势超过30次了。”香港记者胡一虎提出了一句引起全场哄笑的问题。李克强无声的特有的肢体语言也构成了总理特有的演讲风格。事实上只有充分调动了身体语言,才能使演讲魅力倍增。
肢体。李克强在演讲时挺胸抬头,身体重心平稳,做到挺拔,又不显得过于僵硬。双手交叉自然放在身体的前面,没有在胸前抱臂或把手背在后面,给听众亲近亲切感。
双手于胸前张开,侃侃而谈,是他最常用的动作。粗略计算,这个动作重复了二十多次;需强调时,总理右手握空心拳,上下轻晃。手势反映了个人习惯,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现场我们看到李克强总理特别会使用手势语言,全程不低头看稿件,翻译人员在翻译的时候,总理还在听翻译的语言,偶尔还会点点头。
据胡一虎在会后解释,11年前他采访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时,就注意到“他手势越大时,就越有自信、活力”。在李克强的首场总理记者会上,胡一虎再次读到了手势这个肢体语言蕴含的信息。
我们在关注总理的手势同时,还能发现他的身姿语言。李克强在说话时很注意环视听众,这既照顾了各方听众,也能够及时抓住全场注意力。他的肢体语言往往与回答问题内容在时间上一致。话说完了,动作也自然结束,恰到好处并不多余。
很多情况下,李克强都是半侧身与记者和翻译讲话。美联社记者坐在北区中后的位置。在他提出“黑客”问题后,总理足足回答了9分钟。9分钟时间里,即便是翻译时间,李克强也半侧身子,目视记者。
向人民日报“补谢”时,李克强特意看向了那名女记者的座位,微笑,并点头示意。
表情。有人曾问古希腊最伟大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对于一个演讲家,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德摩斯梯尼回答:“表情。”又问:“其次呢?”“表情。”“再其次呢?”“还是表情。” 由此可见表情在演讲中的重要作用。李克强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最灵敏、最鲜明、最恰当地显示出来;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对听众施加心理影响,构筑起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的桥梁。李克强的演讲艺术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手势以外,一定就是微笑了。
正如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李克强总是充分地利用面部表情和手势,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吸引听众,影响听众,感染听众。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内心世界的各种活动都能通过眼睛表现出来,因此,表情的中心是眼睛,将演讲者和观众的视线连接在一起。勇于目光交流是演讲者自信的体现,也是照顾对方情绪、表达沟通意愿的美好品格。在答问中,李克强自始至终没有看稿子演讲,眼睛一直盯着观众,在回答每个记者的提问时,李克强始终目视对方,生动、热情、自信、自然、亲切。
四、用幽默演讲
幽默,就是诙谐有趣,这里的趣,主要是情趣、美趣和乐趣。演讲要能给人带来听觉的享受、心理的兴奋、情感的愉悦。而让人觉得兴奋、愉悦、舒畅,这就需要动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演讲就像按摩大师一样,听众哪儿痒痒,就准确的挠到哪儿。总的来说,李克强的演讲能涉笔成趣、兴味盎然。记者会上一共有11位记者获得了提问机会,李克强应对这些问题显得轻松自如,不乏风趣与幽默。
胡一虎的话音刚落,李克强幽默一笑:“刚才记者先生提醒我,手势多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就会不太注意听我回答问题的内容了。”
美联社记者提问,他先用中文提出了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又用英文复述了一遍。李克强对他笑着说:“你自己给自己当翻译,应该拿双份工资。”逗笑了在场的记者。
对于美联社记者提出的“中国是否会停止对美国的黑客攻击”,李克强的反问:“……有罪推定……?”此语让现场记者会心一笑。
幽默的背后是演讲者的自信与风度。能够坦然调侃与逗趣,不仅传达了演讲者与听众拉近距离的意愿,更是缓和了演讲现场过于庄严紧张的气氛,还有助于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李克强充满魅力、平易近人的演讲风格,睿智、幽默的语言魅力,以及他的博学和专业素养,既来自系统的学术训练,也来自他从工农大省到中央的实践磨练。他的演讲特点鲜明,风格自成,是值得演讲爱好者仔细品味与学习的。
(作者分别为:安徽省演讲学会执行会长 、武汉大学文学专业研究生)